找到相关内容595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因明之 学派

    第二(1928——1937)着重整理教典和组织道场。选择要典,校刊文字,编印《藏要》三辑,收佛典五十余种,三百余卷。1937年因日军入侵,欧阳率众移至四川江津。第三(1938——1943)在江津建...育材利世”为宗旨。初设学、事两科。后改为问学、研究两部和学务、事务、编校流通三处。其发展分四:第一期(1922——1927)着重办学和编刊唐代著述。1923年起社研究部正班及试学班,习法相、唯别要典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4938617.html
  • 台湾佛教教育

    主要集中在城市。第二在禅宗以后,以百丈大师所发展出来的丛林制度为主。重心转到寺庙,师徒相授,注重悟境开展。第三为清末民初的佛学院,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产生。这些具备新式教育精神的佛学院,成为丛林制度與西方教育的综合体。期间又分别以两种形态展开:其一是以僧伽教育为主的佛教教育,为隶属内政部管理的小型佛学院;其二为向教育主管部门立案办理的佛学思想研究机构。第四则为现在正蓬勃展开的现代综合教育--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0652259.html
  • 密咒演变之四阶段

    为主──例法华、华严、大集、宝积诸部──,故密咒之地位渐高,已居于护法神、护法菩萨之地位矣;大孔雀经等皆可见之。  第三则密咒已发展到夺居佛教之主位,故成龙智、善无畏、莲华生、金刚智、一行、不空、...唐开元后以至宋初之由印度来华传译者,亦可见之。  密咒盛行后,印度佛教即入被混并于婆罗门以至被灭于回教之时代,是为印度三佛教与亚洲三系佛教之关系。  历此三三系,而密咒在佛教中演成四个阶段:  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4952991.html
  • 知心

    ,那是不可能的。为了排除这种状态,我们就要内观所有有生命、无生命的物体的无常性。只有这个时候,我们才是真正在“观”,而痛苦才会消失,心灵才会平和。(本文英文稿原载于《新雨月讯》第三,1987.5. Rev, Chao Chu  :Understanding the Mind.)  (1992.6.《新雨月刊》第57) ...

    释照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0853209.html
  • 报国寺和昌臻法师

    报国寺和昌臻法师 作者:雷观明 2001年为《家事》第三撰稿 今年5月初,我和妻回成都探亲时,由八表姐的女儿洪荜引路,专程去了四川乐至县报国寺拜望昌臻法师---我们的大表哥张耀枢。 这是他削发为僧10年后我们的第一次见面。 乐至报国寺距成都约60公里,地处乐至县西南龙门乡的金龟山麓,是隋代建立的一座古刹,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比之因峨眉山而得名的峨眉报国寺要早400多年。山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2876088.html
  • 贪欲是恶,除贪即善

      刊于《佛教观察》总第三,2009年3月。 ...

    金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5283226.html
  • 台湾省佛教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状况

    文化、社会的影响,提出另一种分类模式:第一期以玄奘大师为代表,着重经典的理解。由政府出钱提供道场,出家法师负责教育,主要集中在城市。第二在禅宗以后,以百丈大师所发展出来的丛林制度为主。重心转到寺庙,师徒相授,注重悟境开展。第三为清末民初的佛学院,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产生。这些具备新式教育精神的佛学院,成为丛林制度与西方教育的综合体。期间又分别以两种形态展开:其一是以僧伽教育为主的佛教教育,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494788755.html
  • 敦煌史传变文之叙事艺术研究

      王松林<别有洞天的叙述>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00年 第三  王晓初<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演变>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01年 第六  王璞<从故事到小说--叙述、结构、风格>《...通俗化>《人文及社会学会科教学通讯》1986年 五卷 五、六; 六卷 一期  林岗<建立小说的形式批评框架--西方叙事理论研究述评>《文学评论》1997年 第三  林岗<叙事文结构的美学观念>《文学...

    卓翠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33759356.html
  • 聊斋志异僧道角色研究

    桂芬 《明清小说理论家论小说与社会生活》,《求是学刊》,公元一九九六年,第二。  王树基 《聊斋志异因果报应思想批判》,《松辽学刊》,公元一九八九年,第三。  戈壁 《一生蹭蹬老青衿》,《明道文艺...  田汉云 《聊斋志异语言艺术溯源》,《杨州师院学报》,公元一九八七年,第三。  田汉云 《聊斋志异与唐代传奇》,《杨州师院学报》,公元一九八九年,第一期。  石育良 《死亡与鬼魂形象的文化学阐释》...

    苏靖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4463141.html
  • 看大马佛教发展

    泰国古名Siam则是梵文Syama金色或棕色之义,而马来亚Malaya就是「山」的意思。  马来西亚佛教可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。第一期是在统治者下开展,第二主要是通过寺院而兴起,第三则在一些个人与...,都有佛教古文物出土(详见黄世界,《独立後的大马佛教发展》)  公元413年,中国法显和尚从锡兰回国途经印尼,据说也曾在马来半岛参游。  公元七世纪至十世纪,是东南亚佛教最盛时。当时马来西亚正受建都...

    释继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2552790.html